1962年,我国为了维护领土主权,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印度发起了自卫反击战。
战争中,一向嚣张跋扈的印度军队连连战败,而对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苏联和美国为何不愿出兵帮印度呢?
答案还是要从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前因后果讲起。
英国殖民侵略西藏 印度借口不断挑衅
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在完全控制了整个印度后,按捺不住其继续扩张的野心。
为了进一步称霸世界,将魔爪伸向了与印度国土接壤的青藏高原,相继对我国发动了两次侵略西藏的战争,并于1904年攻陷了拉萨,逼迫清政府及拉萨地方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拉萨条约”。
展开剩余93%拉萨条约签署后,为了进一步蚕食中国,1913年10月~1914年 7月,英国殖民政府在印度的西姆拉召开了“西姆拉会议”。
在会议上,英国政府代表麦克马洪和伦钦夏托拉,背着中国政府代表私自探讨西藏地区同不丹和缅甸间的中印东段边界走向,私自规划出了中国和印度接壤地区的新分割线——麦克马洪线。
这条线,将中印边界东段边界线悄悄向北推移约96公里,而这一切都是伦钦夏托拉私自在私下与英国政府代表麦克马洪搞出来的小动作,中国政府并未签字承认。
然而就是这条“麦克马洪线”,使印度政府有了借口和侵犯我国领土的借口。
1951年至1953年,印度政府开始侵占“麦克马洪线”南面的领土,肆意在我国境内进行扩张。
他们屡次派兵越过西山江、达旺河,肆意侵占到了门隅首府达旺,期间,印度军队不断挑衅滋事,惹怒当地居民和我国边防军,故意引发冲突。
而我国那时候正在经历“抗美援朝”战争,所以对印度政府的小动作无暇他顾,且我国一向主张和平,故而并未对印度政府采取武力措施,而是通过警告、谈判的方式与印度政府、军队进行交涉。
而印度政府将我国渴望和平的心当做软弱不作为,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将侵略的魔爪伸到了“麦克马洪线”以北的9万平公里中国领土上。
期间,我国一直坚持以谈判的方式与印度政府交涉,但是印度政府始终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的在国内对侵犯我国领土一事,进行大肆的“正面”宣传。
印度称侵犯我国领土是为了尊严而战的一战,激起印度国内青年的参军之心,让其青年认为,侵犯我国领土是正义的表现,且对我国的隐忍不发为和平谈判的行为曲解为弱而弃守,以此鼓动印度国内青年参军备战。
对此,为了和平,我国政府始终坚持谈判,希望能说服印度政府,但是印度政府却继续无视,并于1960年嚣张提出让我国自动从三条边防线撤出,这意味着让我国自主承认被侵略......
所谓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印度政府的要求,不但是侵犯了我国领土,还侵犯了我国的尊严。
我国终于决定“忍无可忍无需再忍”,1962年6月,我国被迫决定开启对印自卫反击战,保卫领土捍卫尊严。
谈判无果自卫反击 屡给机会一举拿下
在与印度政府长达十几年的拉锯谈判无果后,1962年10月18日,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南海决定了要对印度实施自卫反击战的决策。
在此之前,印度政府曾公开宣布:“印度军队要消灭侵占领土上的中国士兵”,且飞快的在中印边境东段大量增加兵力进行军事部署。
并于17-18两日入侵我国领土的印度军队,在东段和西段线上不停地向我国边防军队挑起大规模武装冲突,多次对我国边防军队进行炮击。
而印度政府之所以敢对我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其背后其实离不开美国和苏联两大重量国的支持。
在当时,美国、苏联与我国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友好,因此,美国和苏联十分乐意看到且支持印度给我国找麻烦。
为此,他们甚至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所以,印度政府才敢狐假虎威,屡次向我国进行叫嚣挑衅。
对于不可改变的现实,我中央军委立即下达指示,决定反击。接到命令的中印自卫反击战主攻部队——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由张国华、邓少东带领立即进入了作战状态。
10月20日,我军在东段的西藏边防部队向印度军队发起了突袭式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占领了卡龙等地,并趁着印度军队尚未反应过来之时,迅速派其余部队南下,向印度正面军队进行攻击。
期间,又采取迂回战术,派一部分兵力向昌都等地进行攻击,击垮印度军队部署,配合主力攻击。
一时间,印度军队被我军分解的七零八落,火力无法击中,重要据点很快相继被我军攻克,印度东段军队在我军的强火力攻打下,很快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而南段印军还在拼死抵抗,我中央军委则再次下达指令务必将南段印军赶出国境外。
23日,我军边防部队顺利攻占南段印度军队主要军事重地达旺,印度政府引以为傲的第7旅被我军歼灭,我军战士成功收复了“麦克马洪线”南段的部分中国领土。
随后,我军新疆边防部队又相继侵入了西段的加勒万河谷、班公湖等重要据点,虽然因为气候寒冷、高山缺氧等问题在攻占时遇到不少阻碍。
但是我军新疆边防战士仍旧拼命克服自然条件引起的不适,在规定时间内将西段的印度军队进行全歼。
截止到1962年10月28日,十天时间内,我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总共清楚了入侵中国的印度军队重要据点多达37个,可见效率之高,战斗之迅速。
然而我国依旧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中印边界这一问题,因此,在占据优势的前提下,我国中央指挥部赫然命令停战,主动找印度政府表示,仍旧希望以谈判的方式对“中印边界”问题进行解决。
我国的大度既往不咎,换来的不是印度政府的理解和感谢,而是他们更加的目中无人夜郎自大。
印度政府将我国的停战和主动要求谈判曲解为:我国军队兵力不足,无法继续支持战争。
在我国想要缓和局势时,印度政府则在其国内大肆宣传反华口号、迫害当地华人、打压当地中国人开创的企业,驱除我国当地驻地记者,不停地进行反华宣战,进行战争动员、大肆扩招兵力,调整部署、储备粮食及武器装备。
11月中旬,中印边境的印度兵力突然增加到3万余人,并且在我国中央指挥部提出和谈等待答复时,于11月11日、14日、16日突然向我国边防部队进行大规模全线反扑。
我中央指挥部看和谈无望,只得再次被迫向印度军队进行反击。
由于我国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不久,部队时刻都在备战状态,作战能力均在巅峰状态。
所以,印度军队虽然集结了3万余人兵力对我国中印边境线进行全方位大规模反扑,但是却未占得丝毫便宜。
在我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将士的共同努力下,清除了印度军队入侵中国领土的所有据点,印度军队全面被击退,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及物资,击毙俘虏印军8700余人。
因为是自卫反击战,并非侵略战,所以11月21日,我中央人民政府,公开发表声明,宣布西藏、新疆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中印自卫反击战正式结束。
此次战争,不但夺回了我国的领土完整,还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尊严,沉重打击了印度政府的嚣张气焰,再次向美国和苏联证明了中国军队中国人民的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虽然“中印自卫反击战”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难度系数讲,都没办法跟“抗美援朝战役”比,但是依然不妨碍我国向世界宣布我国的底线:侵占我领土者,虽远必诛。
那么为什么印度敢跟中国叫嚣且又输得那么彻底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印自卫反击战”中,美国、苏联支持的不参与。
美苏支持印度叫嚣 只给装备拒绝派兵
印度作为一个小国,敢对中国挑衅与中国叫嚣是需要底气的,倘若背后没有实力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对印度而言,是不敢对中国进行如此挑衅的。
即便是挑衅也只会是小打小闹,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试探得寸进尺。而印度政府此次的底气,便是来自于美国和苏联的支持。
我国跟美国在当时的关系,从“抗美援朝”就不难看出处于对立面,而在“抗美援朝”时,我国跟苏联的关系的还没有那么恶化。
但“抗美援朝”结束后,因为利益缘故,苏联逐渐与我国渐行渐远。
因此,便出现了“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美国和苏联共同支持印度侵犯、挑衅我国的局面,
而他们给印度的不但是口头承诺与支持,还有武器装备的实质性支持。
比如,苏联对印度政府支援了2个空军师、13个陆军师的精良装备(抗美援朝战役时,苏联答应支持中国的装备到最后都没完全兑现承诺)和几名军事顾问和专家。美国则是又联合了欧洲的几个国家将二战留下的物资、装备全都送给了印度。
在这些支持下,印度政府迅速膨胀,希望能借着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的扶持,让印度也能挤进大国行列。
或许,印度政府还一度认为,美国或许会像“抗美援朝”战役支持韩国一样派兵支持印度。
但是遗憾的是,美国和苏联这次只提供了武器装备,并没有派自己的军队进行支援,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并不是说美国苏联并不想派兵支援印度,而是在当时,赫鲁晓夫也自顾不暇。
1962年11月11日,中印自卫反击战正打得如火如荼时,苏联的赫鲁晓夫刚好将其射在古巴的导弹撤走。
苏联和古巴当时的战争可谓是一触即发,稍有不注意便是另一场人间浩劫,因此,赫鲁晓夫根本不敢贸然动用自己的军队支援印度
要知道,中国虽然在经历中印战争,但是动用的只是西藏、新疆的边防守卫军,大部分兵力随时都枕戈待旦,虽然中国一向主张和平,但是相信赫鲁晓夫也不敢拿自己国家的安危赌。
其次,除去中国,还有那么多国家盯着苏联这块大肥肉,相信美国也是其中之一,虽然二者现在看似像统一战线。
但是在利益面前,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因此赫鲁晓夫不敢贸然派兵对印度进行支援,从而致使苏联处于危机之中。
其次,就算是赫鲁晓夫想派兵,那苏联士兵也很难适应西藏、新疆的地理环境,主要是高山缺氧,我们长期驻守的战士都是硬抗攻坚的,不要说突然而来的苏联士兵了,想要直接进行攻击身体原因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不能作为主要原因。
最后,苏联虽然背后偷偷支持印度,但是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的确不好意思公然的违背道义攻打中国,所以只能在背后做做小动作。
而美国则是因为在“抗美援朝”中,已经与中国交过手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在抗日战场上做的贡献也有目共睹。
当然,不排斥美国支持印度武器装备除了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外,部分原因是因为“抗美援朝”中输的不服气。
但是,美国从国家的角度权衡利弊的话,此次帮助印度打中国他们觉得不划算,才是其不参与的主要原因。
以来,印度过去弱小,即便是美国参战,也不能保证完全能赢。
“抗美援朝”的例子就在眼前,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美国当然不会公然派军队帮忙。
何况,美国也要跟苏联一同考虑地理环境的问题,所以斟酌利弊下来,当然是不出兵帮助要划算得多。
因此,我们终于明白,中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美苏两国不出兵的原因了,总结下来,因为如下几点:
1、自身难保、碍于面子
苏联当时自身难保,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为了一个印度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自然是不敢出兵。
其次,国际社会上的面子功夫是必须要做的,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去打自己的弟弟,这在道义上还是面子上都是说不过去的。
2、斟酌利弊、放弃出兵
美国觉得出兵不划算,实在无利可图,胜算不高,所以拒绝出兵。支援武器也是投机心里,赢了,坐收渔翁之利,输了,也没什么过大损失。
3、高原缺氧、不易出兵
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国,高原反应都是其考虑的主要要素之一,所以基于以上几点,苏联和美国才只给了装备没有出兵。
因此,从中印自卫反击中我们不难学到,比的国家的强大永远是别的国家的,只有自己的国家强大了才是自己的。
印度一再想靠苏美,但主动权永远在苏美手里,苏美帮不帮、怎么帮他们都没用。
而中国,一而再再而三用毅力和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强大不好惹,所以只有依靠自己的实力,才能掌握主动权,才会让敌人望而却步。
发布于:天津市